氣溫的顯著升高會對水體的高錳酸鹽指數產生多方面的影響,總體上往往導致其含量上升或波動加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高錳酸鹽指數(CODMn)是衡量水體中可被高錳酸鉀氧化的有機及部分無機還原性物質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它反映了水體受耗氧有機物污染的程度。目前,業內使用比較廣泛的是臺式高錳酸鹽檢測儀來進行定期檢查。 加速微生物分解活動:促進水中微生物(尤其是好氧細菌)的活性水溫升高會顯著。這些微生物分解有機污染物(如動植物殘體、生活污水、農業廢棄物中的有機物)的速率大大加快。 更容易被高錳酸鉀氧化 在分解過程中,大分子有機物被分解成更多、更小的分子片段。這些小分子有機物,從而導致高錳酸鹽指數的測量值。 促進藻類與水華爆發:刺激藻類(包括藍藻、綠藻等)大量繁殖較高的水溫是藻類生長的理想條件。氣溫升高導致水溫上升,形成水華。藻類本身含有有機物質,其細胞破裂后釋放的胞內物質(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等)都是可被氧化的有機物。 顯著增加水體的高錳酸鹽指數,大量藻類死亡后,其殘體成為水體中有機污染的重要來源,。 影響溶解氧水平(間接影響):降低水體的溶解氧飽和度,水溫升高會(熱水中溶解氧含量天然低于冷水)。同時,如第1點所述,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耗氧活動在高溫下加劇。 抑制部分好氧微生物的活動:溶解氧的降低會,可能導致有機污染物分解不完全,積累更多的中間產物(這些產物通常也能被高錳酸鉀氧化)。另一方面,缺氧也可能促使厭氧微生物活動增加,產生更多還原性物質(如硫化物、亞鐵離子等),這些無機還原性物質同樣會被計入高錳酸鹽指數,。 增加地表徑流輸入:加劇土壤侵蝕和地表徑流,氣溫升高往往伴隨著更頻繁或更強烈的降雨事件(如暴雨)。高溫下的強降雨會。 氣溫升高主要通過加速微生物降解、刺激藻類水華、增加地表徑流輸入以及降低溶解氧(間接影響)等核心途徑,導致水體中可被高錳酸鉀氧化的有機物和部分無機還原性物質濃度增加。 因此,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夏季或暖水期,監測到水體高錳酸鹽指數的風險會增大。這預示著水體有機污染負荷加重,水質惡化風險升高,對水生生態系統健康和飲用水安全保障帶來更大挑戰。持續關注氣候變化對水質參數如高錳酸鹽指數的影響,對于水資源管理和污染控制至關重要。
本文連接:http://www.huomaiwang.cn/newss-39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