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懸浮物測定儀未發出預警是多重技術失效疊加的結果需從硬件故障、環境干擾、參數設定等多個維度深度剖析其失效機理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以下為系統性故障樹分析及應對策略: 一、硬件失效 光學窗口污染 散射法探頭窗口被藻類/油膜覆蓋后,905nm激光穿透率衰減超70%。實例:某污水廠因油脂吸附導致測量值鎖定在15NTU(實際值>200NTU),連續48小時未觸發警報。 解決方案:每日人工擦拭石英窗口(透光率需>90%) 加裝超聲波自清潔模塊(頻率40kHz,震落微粒直徑>5μm) 電路系統故障 溫漂效應可使電信號偏移量達±20%:當環境溫度驟變10℃時,未補償電路輸出誤差達35NTU。某冬季河道監測站因電路板結露短路,持續輸出0NTU虛假數據。 應對措施:內置溫度傳感器實時補償(精度±0.1℃),電路板涂覆三防漆(防潮等級IP68) 二、參數設定 閾值邏輯缺陷:某化工廠設定"懸浮物>100NTU且持續5分鐘"才報警,偷排污水峰值達350NTU但僅維持3分鐘,系統判定為瞬時干擾不予響應。 優化方案:增設梯度報警:瞬時值>閾值200%立即觸發。關聯流量參數:流量突增20%時激活敏感模式 量程設置失當:礦山水池量程設為0-500NTU,當懸浮物暴漲至3800NTU時傳感器飽和輸出"---"無效值。 糾正措施:動態量程切換(自動切換至0-5000NTU檔),超限強制觸發聲光報警。 三、樣品特性 高有機質廢水:腐殖酸吸收特定波長,光學法測得值僅為實際值的30%(需切換至稱重法驗證) 強酸/強堿環境(pH<3或>11):腐蝕電極致電導率法失效,需改用超聲波衰減法 粘性流體:石油鉆井泥漿使散射光強衰減90%,必須每日人工校準。 四、維護缺失 按《HJ1210-2021水質自動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卻普遍違規:87%用戶超期未校:標準液校準應每周1次(實際平均周期43天)。65%標準液失效:福爾馬肼標準液開封后有效期僅28天(多數超期使用) 未建立故障樹庫:90%運維人員僅重啟設備了事。
本文連接:http://www.huomaiwang.cn/newss-3938.html
|